四川2021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(上)
教育学部分
一、选择题:1~12小题。每小题2分,共24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。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
1.把儿童比作太阳,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( )。
A.夸美纽斯
B.洛克
C.赫尔巴特
D.杜威
【答案】D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“儿童中心论”的提出者。
【应试指导】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“教育即生活”、“学校即社会”。认为学校教育要“从儿童不变的本能、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,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”。他把儿童比作太阳,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,这就是著名的“儿童中心论”。
2.德国的狄尔泰等人倡导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,主张通过“陶冶”和“唤醒”来培养儿童的完整人格。这种观点属于哪种理论派别( )。
A.实验教育学
B.文化教育学
C.批判教育学
D.合作教育学
【答案】B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文化教育学的观点。
【应试指导】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狄尔泰、斯普朗格和利特等。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:(1)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;(2)教育的对象是人.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;(3)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辨的方法,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,而只能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;(4)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;教育的主要方法是“唤醒”和“陶;台”。
3.教育的本质属性是( )。
A.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
B.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
C.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
D.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
【答案】D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。
【应试指导】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,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作用,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4.在我国近代,“教育救国”的口号曾不绝于耳,但“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”。这是由于( )。
A.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
B.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
C.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
D.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
【答案】A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。
【应试指导】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巨大,但是不能起决定作用。实践证明,离开革命,“教育救国”的口号只能是一句空话。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,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,教育的作用不能夸大到代替社会革命的程度。
5.马克思主义认为,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( )。
A.农业生产的发展
B.手工业生产的进步
C.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
D.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
【答案】C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。
【应试指导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,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。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,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,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;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。
6.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国家的学制,在入学年龄、学段划分等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。这说明学制建立必须依据( )。
A.生产力发展水平
B.社会政治经济制度
C.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
D.民族文化传统
【答案】C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学制建立的依据。
【应试指导】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年龄特征。因此,在制定学制时,如确定入学年龄、修业年限、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与衔接,都必须考虑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发展水平。
7.学生因为“亲其师”而“信其道”的现象,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( )。
A.复杂性与创造性
B.连续性与广延性
C.长期性与间接性
D.主体性与示范性
【答案】D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。
【应试指导】在一定意义上,教师本身的思想道德、情感意志和知识修养的高低,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。因此,在教育过程中,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,教师都要明确地做出示范。“亲其师”而“信其道”就是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,说明教师劳动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。
8.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( )。
A.课程内容开放,主题多元,形式多样
B.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
C.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
D.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
【答案】A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学科课程的特点。
【应试指导】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: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;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、概括、分类整理的结果;它往往是相对独立、自成体系的;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组织。故A项排除。
9.学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,主要表现为学生( )。
A.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
B.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
C.以获得感性认识为主
D.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
【答案】A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学校教学的特点。
【应试指导】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,其特殊性在于,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,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。
10.在现代教学改革中,布鲁纳倡导的是( )。
A.掌握学习理论
B.结构主义教学理论
C.合作教学理论
D.范例教学理论
【答案】B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。
【应试指导】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。该理论指出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,提倡早期学习,倡导广泛应用发现法等。
11.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,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。这种评价属于( )。
A.诊断性评价
B.形成性评价
C.终结性评价
D.标准性评价
【答案】A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诊断性评价。
【应试指导】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、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。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准备状况,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,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。题干所述的情况就属于诊断性评价。
12.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“平行影响”德育原则是指( )。
A.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
B.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
C.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
D.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
【答案】B
【考情点拨】本题考查马卡连柯提出的德育原则。
【应试指导】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“平行影响”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。马卡连柯指出,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,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,然后通过集体去影响这个学生,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。
二、辨析题:13~14小题,每小题6分。共12分。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。然后说明理由。
13.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课程设置以分科为主。
【答案】错误。(2分)
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,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,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。(4分)
14.品德评价法就是通过表扬、奖励等肯定的方式激励学生上进的德育方法。
【答案】不全面或错误。(2分)
品德评价法除了运用表扬和奖励等肯定的手段外,还可采用批评和惩罚等否定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。(4分)
三、简答题:15~17小题,每小题8分,共24分。
15.资本主义教育较之于封建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?
【答案】(1)教育目的上,出现了双重培养目标;
(2)教育内容上,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的内容;
(3)教学方法上,出现了实验、演示、实习等新的教学方法;
(4)教学组织形式上,以班级授课制代替了个别教学;
(5)第一次提出了义务教育,并建立了相应的国民学校。
【评分说明】每点2分,答对任意四点,即给满分。
16.简述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。
【答案】(1)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,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;(3分)
(2)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;(3分)
(3)教育的结果只能用社会效益加以衡量,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。(2分)
17.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?
【答案】(1)政治理论知识;(2分)
(2)学科专业知识;(2分)
(3)文化基础知识;(2分)
(4)教育科学知识。(2分)
四、论述题:18小题,15分。
18.阅读下列案例,并回答问题。
下面是某语文教师对自己两次《蛇与庄稼》阅读课教学的反思。
第一次我力图突出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掌握。我在备课时把“教参”中所提到的字、词、句、段、篇的知识点融合在系列的问题中,然后在课堂上将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详尽解说,学生们经过整整两个课时的学习,较好地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、写、用;能够背诵和默写指定的段落;理解蛇与庄稼、猫与苜蓿、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。
第二次我在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,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。我根据课文三个段落在写作手法、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特点,确立了“精讲一段,举一反三”的教学策略。在第一段体现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,然后讨论,最后自己试着解决问题”的教学设计。简言之,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,自己解决问题。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:为什么放入蛇庄稼就会丰收;什么是海啸;田鼠怎样糟蹋庄稼……整个教学过程也因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而不断调整,我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,通过展示关系图、多媒体课件演示、小组讨论等方式在课堂上一一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。接着,我在归纳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后引导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、三段,最后总结学习收获。
通过两次教学,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持有的教学理念不同,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。
问题:请你结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这位教师的两次教学加以评析。
【答案】(本题为开放性试题,可从不同角度回答)
答案一:用“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”对案例进行评析 。
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,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,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既相互促进和影响,又相互区别。知识不等于能力,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,这个条件需要教师提供和创造。(5分)
该教师第一次教学,未能全面遵循“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”。他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结果学生虽然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、写、用;段落的背诵与默写;知道了蛇与庄稼、猫与苜蓿、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。但是,由于在教学过程中,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,其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。(5分)
第二次教学,该教师坚持了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理念,如通过“举一反三”肩发学生思考,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,自主讨论问题,最后尝试解决问题。学生在A主参与中,不仅掌握了知识,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能力。(5分)
答案二:用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”的规律对案例进行评析。
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统一活动过程,是教师领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,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。(5分)该教师在第一次教学中,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,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,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,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。(5分)
第二次教学中,该教师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,而且通过“孩子自己提出问题,自主讨论问题,最后自己尝试解决问题”,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习,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。(5分)
本文标签:四川成考 四川成考模拟试题专升本 四川2021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(上)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crgk.sc.cn/)
《四川成人高考网》免责声明:
1、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,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2、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邮箱:812379481@qq.com。